舟行钱清柯桥之间

逾年梦想会稽城,喜挂高帆浩荡行。

未见东西双白塔,先经南北两钱清。

儿童鼓笛迎归舰,父老壶觞叙别情。

想到吾庐犹未夜,竹间正看夕阳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过了整整一年,我心中期盼着能抵达会稽城,欢喜地扬起高高的船帆,航行在广阔的江面。
还未见到东西两侧的双白塔,就已经途径南北两岸的钱塘江清澈的江水。
孩子们吹着笛子迎接归来的船只,老人们举杯畅谈,诉说着离别的感怀。
想象中,我的家还沐浴在未落的夕阳下,竹林间映照出明亮的余晖。

注释

逾年:过了一整年。
梦想:期盼。
会稽城:古代浙江绍兴的别称。
高帆:高大的船帆。
浩荡行:航行在宽阔的江面上。
东西双白塔:会稽城的标志性建筑。
南北两钱清:指钱塘江。
儿童鼓笛:孩子们吹笛子。
迎归舰:迎接归来船只。
父老壶觞:老人们饮酒。
叙别情:述说离别之情。
吾庐:我的房子。
犹未夜:天还没黑。
竹间:竹林中。
夕阳明:夕阳明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舟行钱清柯桥之间》,描绘了诗人久别后乘船重游会稽城的喜悦心情。首句“逾年梦想会稽城”,表达了诗人对故地的深深思念和期盼,经过一年的期待,终于得以实现。次句“喜挂高帆浩荡行”则展现了诗人乘船出行的豪迈与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未见东西双白塔,先经南北两钱清”,诗人还未见到标志性的会稽城景致,就已经被沿途的钱塘江两岸景色所吸引,尤其是南北两侧的钱清和柯桥,暗示了他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和喜爱。

“儿童鼓笛迎归舰,父老壶觞叙别情”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孩子们吹着笛子迎接诗人,而乡亲们则以酒宴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欢迎和离别之情。这些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最后,“想到吾庐犹未夜,竹间正看夕阳明”,诗人想象自己的家还处在黄昏时分,而他却在舟中欣赏着夕阳映照下的竹林,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感,也暗含了对家乡生活的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情感真挚,画面生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舟过会稽山下因系舟游近村迨暮乃归

六十齿发衰,岁月如逝波。

秦王酒瓮边,知复几经过。

欣然舍画楫,仄步扪青萝。

一径入幽谷,四面闻樵歌。

白云忽破碎,翠木相荡摩。

潋潋春塘满,柳阴戏双鹅。

浮生百忧中,此乐顾岂多。

日暮吾其归,已恐烂斧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首(其一)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

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禾头耳??,熟计难高枕。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

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首(其二)

玄云吞落日,大风东北起。

隔林鸣两鸠,当道行众蚁。

晴来未三日,雨候乃复尔。

我场何时乾,嘉谷在泥滓。

丰凶岁所有,游惰古所耻。

努力教子孙,天公终可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行后园

霜风吹枯桑,落叶乾有声。

陂池日已涸,沙水见底清。

人生非金石,岁暮难为情。

安得天边鹄,驾之以遐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