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晓望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天台山紧邻四明,华顶峰高耸入百越之地。
山门上红霞映照,楼阁中月光如栖息在沧海之岛。
我站在高处远望,一眼能直视深海的溟渤。
云彩低垂,大鹏展翅翻飞,巨鳌在波涛中隐没。
风浪汹涌,神异之事时有变化莫测。
目睹这些奇观,我对修道之心永不减退。
我攀枝摘取朱红色的果实,修炼仙丹以炼化我的骨骼。
如何能拥有羽翼,长生不老,居住在这仙境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仙境般的奇幻色彩。诗人站在高高的天台之上,眺望四周,华顶山耸立于百越之巅,门前悬挂着赤城的霞光,楼中栖息着沧海月色。这一切构成了一幅超凡脱俗的景象。诗人凭栏远眺,眼前的景致一览无余;俯瞰下方,则见到广阔的水面和迷茫的渤海。在这高远的视角中,云雾仿佛翻飞如大鹏展翅,而波涛似乎吞没了巨大的鳌鱼。风与潮汹涌争鸣,如同神怪间的竞逐。诗人对眼前的奇迹无比赞叹,对道家之术充满好奇,心中不感疲倦。在这样的仙境中,诗人摘取朱实攀援,服食药物锻炼金骨,渴望获得羽化成仙的境界。最后,诗人希望能安然享受千春时光,在蓬阙之上沉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向往,也展示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想象力。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少年子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个]韵

少年行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雠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形式: 乐府曲辞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形式: 古风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

三载夜郎还,于兹鍊金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