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和谢梦叟思乡用李巽伯韵》。诗中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思乡之情交织的画面。
首句“江头野老哭声哀”,开篇即以悲凉的氛围引入,江边的老者哭泣之声哀伤,暗示了某种历史的变迁或社会的动荡。接下来,“宫殿千门安在哉”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往昔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宫殿的大门如今是否还存在,引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御路初传鼙鼓动,驿尘犹见荔枝来”两句,通过“鼙鼓”和“荔枝”的意象,分别象征战争的开始与远方的贡品,展现了历史的转折点和遥远的过往,对比鲜明,蕴含深意。
“九重奇祸遽如许,四海军书重困催”则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的不幸遭遇,九重宫阙内发生的奇异灾祸迅速蔓延,四面八方的军书催促着,表现了局势的紧迫与混乱。
最后,“家在双龙双阙下,乱云春思益难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尽管身处乱世,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座位于双龙双阙下的故乡,春日的思绪更加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前困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