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昆山刘令入觐

父老讴歌拥别筵,谁能借寇不朝天。

清心白璧看同莹,治行黄金赐独偏。

叶县仙人凫远日,中牟茂宰雉驯年。

翻嫌刘宠生多事,不遣行囊长一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送昆山刘令入京朝见而作。诗中描绘了父老乡亲欢送官员的场景,表达了对官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的赞美之情。

首联“父老讴歌拥别筵,谁能借寇不朝天”,描绘了送别宴会上热烈的气氛,父老们高声歌唱,表达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敬意和不舍,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员能否顺利朝见天子的担忧。

颔联“清心白璧看同莹,治行黄金赐独偏”,赞扬了官员的清廉与政绩。将官员的心比作洁白无瑕的白璧,象征其清正无私;同时,以黄金赐予官员作为政绩的象征,但强调这种赏赐是独享的,暗示了官员的功绩得到了特别的认可。

颈联“叶县仙人凫远日,中牟茂宰雉驯年”,运用典故,进一步赞美官员的才能与品德。叶县仙人凫远日的故事,比喻官员有能力超越常人,远超世俗;中牟茂宰雉驯年的故事,则赞扬官员治理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如同雉鸡在驯养下温顺。

尾联“翻嫌刘宠生多事,不遣行囊长一钱”,以刘宠为例,表达了对官员勤俭节约、不贪污的赞赏。刘宠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此联通过对比,强调了官员应保持清廉,即使在离任时,行囊也应轻如鸿毛,不应有任何多余财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官员品质的赞美,展现了对官员道德风范和政绩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与推崇。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游金泽古寺

花宫一刹耸烟霏,像教虽存法力微。

佛供可周饥鼠食,僧雏时傍倦鸦归。

尚书剩有棠阴榻,丞相留将藻火衣。

却笑东亭痴舍宅,如云甲第许谁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伯玉建精舍于肇林犹子肇元百步外构室署曰东林赋而书之

精蓝法护创何年,仍许东山傍谢玄。

屋拟雁门呼作市,身依莲社好逃禅。

斜阳易得西归境,新月迟窥乍上弦。

从此只应宽酒戒,莫教陶令废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支简亭学宪谢病归问讯之

清秋五岭倦炎蒸,一疏天回玉井冰。

合浦采还珠的历,郁林装借石崚嶒。

到时韩子能驱鳄,归后支公不养鹰。

消渴已蠲饶起色,可无新赋颂中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吾郡太守朱公治行为天下第一天官卿言之上超拜淅省大参分理明越余老且病于其发也不获从父老攀挽之后仅以一诗为赠

明堂大计中兴年,蚤有除书下颍川。

膏雨尚留吴地润,德星初傍越江悬。

政成神雀飞还下,课最金鱼赐独偏。

他日史臣循吏传,可容谁在次公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