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竺师震旦秀,天骨何昂藏。
一雨万流合,斜阳千岭苍。
坐来杨枝水,忽发梅檀香。
拟问西方路,人天并杳茫。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赠予一位名叫明竺的上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竺师(可能是一位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人)的风采,赞美他如东方的秀逸之士,气质非凡,骨骼挺拔。雨水过后,万物融合,夕阳映照下群山显得更加苍茫。诗人与竺师品茗交谈,感受到禅意中的杨枝甘露和梅檀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最后,诗人欲询问通往西方佛教圣地的道路,却发现人世间与佛国都笼罩在迷茫之中,暗示了佛法的深远与神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法哲理的思考。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且莫呼檀越,还携贫里箪。
无法可施汝,将心何处安。
石床凉睡足,僧饭午钟残。
闻有函经在,能留次第看。
推案轻过日,趋曹易逼年。
故交咸卤莽,时态乍留连。
满地疑词笔,千秋岂吏权。
忍判从此际,著意媚风烟。
关左班初罢,楹间梦已长。
古今殊顷刻,笑语落冥茫。
露被先生妇,挥金同舍郎。
征途冰雪里,谁不为沾裳。
忆昨清源里,高秋驷马停。
犹然称节使,忽尔返刍灵。
素旐寒仍发,朱扉雨自扃。
新阡数行柳,谁复记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