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其一)

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

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

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

捲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

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

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

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兴地区的山水之美,以及在爱山台上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开篇,表达了对这片土地自然风光的赞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里的山水都保持着其独特的清幽与宁静。

接着,“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两句,描述了站在高处远眺的情景,城市的喧嚣与山林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道场一峰秀,相对豁尘襟”中,“道场”可能指的是佛教修行之地,此处以“一峰秀”形容其独特之美,与对面的山峰相对,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感到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诸毗势奔赴,峰灵妙莫寻”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之间的动态美,仿佛各种力量在汇聚,展现出山峰的神秘与灵性,难以捉摸。

“捲帘纳苍霭,白日未西沈”写出了诗人卷起窗帘,将周围的云雾和远处的夕阳美景尽收眼底,时间似乎在此刻凝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朱阑与翠竹,掩映春色深”则通过红栏杆与翠绿的竹子相互映衬,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色彩对比鲜明,富有画面感。

最后,“东坡追往迹,梅村续前吟”提到苏轼(东坡)和梅村(可能是明代诗人钱谦益的别号)的足迹与诗歌,表达了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所感受到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

“既怀贤太守,怅触旧时心”则点明了诗人对过去贤明官员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历史感与人文情怀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吴兴山水的独特感悟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其二)

树木犹树人,爱山如爱士。

趋庭闻斯言,三十年于是。

沧海变桑田,人物杂悲喜。

相持一尊酒,远慰风尘子。

游子独停杯,四顾情难已。

巍巍苍卞峰,渺渺太湖水。

仿佛神兮来,不期俱集此。

举目谁与言,满林芳桃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白牡丹次冯味吴韵

清白声名压众芳,何期富贵集华堂。

全身珠露初离浴,半面晴云乍洗妆。

月朗瑶台花国色,波凌玉佩水仙王。

唐宫已罢杨妃舞,薄晕罗衣冰雪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游云巢

群山抱处耸楼台,拔地长松夹路栽。

流水声中寻道去,乱云堆里听经来。

何年高隐留书阁,此日清游濯酒杯。

潭上莫愁龙梦醒,斜阳绕郭不须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其一)

溯儿生与祖生同,欲以同名继祖风。

谁料不同又同处,偏逢忌日化尘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