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临江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庭院生活的细腻画面。
首句“掩尽青骢门外迹,香泥绿遍苔钱”以“青骢”代指马匹,暗示庭院之静谧与远离尘嚣,门外的足迹被掩盖,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接着,“香泥绿遍苔钱”则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泥土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湿润而芳香,绿色蔓延至苔藓之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玉钗敲竹信悠然”一句,以玉钗轻敲竹子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静。“春寒临水榭,人倦养花天”则将视线转向水榭,春寒料峭之际,人们在花期中休憩,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檀篆金炉愁共袅,小风吹断还连”两句,通过檀香炉烟的缭绕,以及微风的吹拂,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细腻变化。炉烟时断时续,如同思绪的起伏,小风的吹动,又仿佛是外界对内心世界的轻轻触碰。
最后,“匆匆槐火又今年”一句,以“槐火”作为时间的象征,表达了岁月如梭,转瞬即逝的感觉。每年的这个时候,槐树燃起的火光,提醒着人们又是一年春去秋来。
“镜慵朝损黛,灯灺夜还眠”则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的慵懒与闲适。早晨懒于梳妆,夜晚伴着灯火入眠,生活节奏的缓慢与内心的宁静相得益彰。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春日庭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