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林苏郎中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边塞诗特色。首句“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以居庸关为背景,通过“乱山积”和“白沙碛”的描写,营造出边塞特有的荒凉与辽阔景象。接着,“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两句,将人物引入画面,一位身着貂帽的官员在飞雪中策马前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官吏的生活情景。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描绘了马蹄踏雪的景象,以及冷月下云雾缭绕的边塞城墙,既表现了环境的寒冷与静谧,也暗示了边关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两句,通过铁甲在风中无声的场景,以及远处军营传来的清脆角声,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肃穆与庄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壮感。

最后,“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预示着边关战士们终将结束征战生涯,回归平凡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而“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边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战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壮美,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15)

王士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 字:继学
  • 籍贯:东平

相关古诗词

白苧

窄衫裁苧清如水,踏茵起舞云层层。

纤手宛转拂轻燕,画鼓逐拍《凉州》遍。

长衢蹀躞去马蹄,五更残月闻莺啼。

谁能不思更不忆,独倚朱门望云立。

庭前碧树垂晚花,来禽熟时郎到家。

形式: 古风

君莫舞

兽环鱼钥开九门,长刀闪月如云屯。

军中置酒毛发立,楚汉瞋目争乾坤。

楯上切肉衫血涴,白璧入手玉斗破。

悲风烈日吹秦声,赤龙将飞沐猴卧。

项庄项庄君莫舞,以力取人天不与。

明珠美女弃若遗,谁遣骊山作焦土。

战旗高高日向曛,天空云散犹待君。

汉王夜走灞上路,纪信成灰范增去。

形式: 古风

行路难二首(其一)

请君莫纵珊瑚鞭,山高泥滑马不前。

请君莫驾木兰船,长江大浪高触天。

瞿塘之口铁锁络,石栈萦纡木排阁。

朝朝日日有人行,歇棹停鞯惊险恶。

饥虎坐啸哀猿啼,林深雾重风又凄。

罥衣绊足竹刺短,潜形射影沙虫低。

昨夜云月暗,今朝烟雾迷。

青天荡荡红日远,王孙游兮草萋萋。

行路难,归去来。

振衣涤尘转淮海,故山之云莫相猜。

行路难,古犹今。

翻手覆手由人心,江空月落长短吟。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二首(其二)

辚辚之车渡黄河,汎汎之舟江上波。

汉使叱驭九折坂,将军横旗下牂牁。

君不见长安大道人如蚁,漏尽钟鸣行不已。

又不见吴江八月人戏潮,赤脚蹴踏潮愈高。

男儿有志在四方,忧思坎轲缠风霜。

不及江南豪富儿,一生足不下中堂。

烹龙膏,荐麟髓,千金一笑如花美。

忽然对面九疑峰,送君千里复万里。

生铁无光剑花紫,薄霜碎碎月在水。

鸡鸣函谷云纵横,志士长歌中夜起。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