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

此事正堪三太息,秪今忍负四难并。

放舟乍落空濛境,送酒元无窈窕声。

金谷兰亭嗟已矣,不妨时暂濯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在三月三日游西湖时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黄尘奔走愧平生”,诗人以“黄尘”比喻世俗的纷扰和奔波,表达了对自己一生忙碌于尘世的自责与愧疚。接着,“对客犹称旧姓名”一句,透露出诗人虽然在众人面前仍保持原有的身份和称呼,但内心深处可能对过去的自己有所反思,对现在的处境感到无奈或不满足。

“此事正堪三太息”,“三太息”即三次叹息,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展现了对当前处境的深深感慨和无奈。紧接着,“秪今忍负四难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面对的困境和挑战,暗示了他可能在道德、责任、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难以抉择。

下半部分转而描绘诗人乘舟游湖的情景。“放舟乍落空濛境”,诗人将自己置于一片朦胧的湖面上,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寻求心灵的宁静。“送酒元无窈窕声”,即使是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有内心的独白和思考。

最后两句“金谷兰亭嗟已矣,不妨时暂濯吾缨”,诗人以“金谷兰亭”象征昔日的美好时光和高尚情操,感叹它们已经逝去。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哀伤之中,而是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时刻,也不妨暂时洗涤自己的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游湖的场景,反映了其对人生、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内心平静与纯净过程中的挣扎与反思。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哭陈茂卿

多病文园鬓未霜,可人风味故难忘。

岂期夜壑舟无定,竟使春天草不芳。

卖药几时来海上,遗文须我访襄阳。

谁怜后死仍漂泊,云白山青自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宣城客中偶书

眼看春霄拥胜流,漂零回首愧沙鸥。

黄尘乌帽知谁为,白饭青刍复此留。

未必嵇康能作吏,何妨李广不封侯。

敬亭云鸟知无恙,款段惟须逐俊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梳头得白发

偶逐飞云别涧冈,解缨聊尔濯沧浪。

襟怀久已无山水,客鬓谁令有雪霜。

未必丹砂真却老,可堪白首更为郎。

前修未远斯文在,努力无愁歧路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南先生挽诗

仰惊乔岳失嶙峋,千载风流可复闻。

鼎有丹砂轻县令,囊无薏苡诧将军。

苧袍岁月孤青简,石室文章閟白云。

泪尽侯芭悲独立,短衣高马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