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登读书台,坐钓鱼矶,愿诸生讲解切磋,贾岛刘义,俱向韩门称弟子;
从田间来,冠天下士,看此后文章经济,麟图凤阁,胜于洛社有文章。
此联描绘了阳山盛文社学的景象与精神。上联“登读书台,坐钓鱼矶”,以生动的场景勾勒出学子们勤奋学习、静心思考的画面,读书台象征着知识的高地,钓鱼矶则隐喻着在宁静中寻求智慧的深意。接着,“愿诸生讲解切磋”表达了对学生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期待,而“贾岛刘义,俱向韩门称弟子”则借古代文人贾岛和刘义的故事,强调了师承的重要性以及在文学道路上的追求。
下联“从田间来,冠天下士”,展现了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无论是来自田间地头的平凡之士,都能成为天下之冠,突显了教育的公平与广泛性。紧接着,“看此后文章经济,麟图凤阁”描绘了学子们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更在经世致用、国家治理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麟图凤阁比喻国家的繁荣与人才辈出。最后,“胜于洛社有文章”则将阳山盛文社学与历史上的洛社相比较,暗示阳山社学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有着超越前人的成就。
整体而言,此联既是对阳山盛文社学教育理念的高度赞扬,也寄托了对学子们未来能够成为国之栋梁、文化传承者的美好期望。
不详
舜乐此九成,至今灵石琤琮,如有笙歌起天半;
唐贤岂专美,自得曲江提倡,至今风度冠南中。
斗南六曜拱三台,迎来阙下恩光,岭表菁英从此起;
天际一花香万里,播作海边奇彩,人间草木让春先。
金鉴著千秋,经济文章,江上清风留梓里;
丹梯通百尺,山川人物,天涯芳讯领梅花。
山川秀美,似吴江道中,始知海国多奇,谁谓蛮烟兼瘴雨;
师弟渊源,有韩公学派,岂独边城出将,别饶武达佐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