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凌歊台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美丽和谐共存的景象。
首联“绮阁何年结搆新,凌歊台畔石嶙峋”以“绮阁”和“凌歊台”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何年结搆新”和“石嶙峋”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壮丽景象。
颔联“山花尚带繁华色,径草曾承歌舞尘”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山花依旧绽放着繁盛的颜色,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而小径上的青草,曾经承载过歌舞的尘埃,暗示这里曾是欢声笑语之地。
颈联“羃羃轻烟开井邑,喧喧游骑匝城闉”则转而描绘了城市的景象,轻烟袅袅升起,展现出井然有序的城市风貌;游人骑马穿梭于城市四周,热闹非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尾联“管弦十里青郊道,分得春光媚远人”将视线拉回至郊外的青色道路上,管弦之声悠扬,十里长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光明媚,不仅美化了远方的人们,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凌歊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以及对过往繁华生活的追忆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