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

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

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

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

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

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

采莲复采莲,湖水清且深。

徒能照妾面,不能照妾心。

采莲复采莲,下有孤鸳鸯。

秋花不结实,夜夜守空房。

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

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

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

不学杨柳枝,含嚬送离别。

莲舟何处来,同住西湖口。

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

藕有青白节,花有艳冶容。

郎心异妾心,三叹掩归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采莲曲》描绘了一位女子采莲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情感世界。诗中女子反复吟唱“采莲”,表达了对采莲活动的喜爱和对爱情的期待。她深知莲子的苦心,象征着自己的坚贞与深情;担心花刺伤手,寓言了爱情中的潜在风险;藕中的丝线则比喻自己对爱情的牵绊和执着。

女子感叹“争如采荷好”,表达出对长久相伴、共度一生的愿望,莲花的花叶团圆寓意着她的理想爱情状态。然而,湖水虽能映照她的外貌,却无法触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期待理解。鸳鸯的孤独与莲花的凋零形成对比,表达了她对陪伴的渴望。

最后,女子表达了对郎君的期待,希望他能像并蒂莲一样理解和珍惜自己,而不是像杨柳那样轻易分离。整首诗通过采莲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女子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坚守。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送诗人李正甫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

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

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

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秦游得豪宕,晋产馀真淳。

怒虎不受唾,骇鹿未易驯。

安坐谁不如,半生走逡巡。

苍苍不可问,藐藐谁当亲?

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

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放言

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人生定能几,肺肝日相雠。

井蛙奚足论,裈虱良足羞。

正有一朝乐,不偿百年忧。

古来帝王师,或从赤松游。

大笑人间世,起灭真浮沤。

曾是万户封,不博一掉头。

有来且当避,未至吾何求。

悠悠复悠悠,大川日东流。

红颜不暇惜,素发忽已稠。

我欲升嵩高,挥杯劝浮丘。

因之两黄鹄,浩荡观齐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画古木幽篁

碧海珊瑚树,清湘翡翠毛。

无因将寄远,日暮寸心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画葡萄

江海春雷动,群龙悉上天。

秋来风露冷,个个抱珠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