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昔感事八首(其五)

燕山自古接胡沙,大有胡风入汉家。

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捲叶学吹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伯稠的《追昔感事八首(其五)》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首句“燕山自古接胡沙”,以燕山为背景,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暗示了历史上的边疆冲突与文化交流。"胡沙"象征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和粗犷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的“大有胡风入汉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汉族文化与胡族文化的交融,胡风不仅仅指风俗习惯,也包括了音乐、艺术等方面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这里的“胡风”被接纳并融入了汉家生活之中。

后两句“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捲叶学吹笳”,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边疆人民的生活习性。妇女能够熟练地骑马,显示出她们的独立与勇武;儿童模仿胡人卷起树叶学习吹奏胡笳,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这两句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形象地刻画了边疆社会的独特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胡汉文化的交融以及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27)

王伯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昔感事八首(其六)

玉蝀金鳌跨夕阳,风清海子碧波长。

荷花千顷无人采,落尽仙姬镜里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追昔感事八首(其七)

射虎屠龙意气豪,纵横年少见吾曹。

老来梦断长安事,落日捞虾傍小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追昔感事八首(其八)

高枕青山计未贫,空林幽鸟伴吟身。

谁能更抱齐门瑟,老觅长安解听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杨花篇

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

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

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濛。

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

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柳。

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里沽春酒。

落日千家春酒阑,飞花拂拂玉阑干。

高处余风常不定,低边日气转犹寒。

秦女楼中妆镜寂,王孙道上相思忆。

讵将春色报深闺,还惹游丝度南陌。

南陌深闺两地情,惜此飘扬花性轻。

焉知落地为香土,更怜入水作浮萍。

香土浮萍那堪数,虚令春色年年度。

今年已见柳花残,明年复见杨花吐。

愁杀龙沙千万山,春来春去损朱颜。

祇被杨花恼妾睡,不教清梦到燕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