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吟

史笔善记事,长于炫其文。

文胜则实丧,徒憎口云云。

诗史善记事,长于造其真。

真胜则华去,非如目纷纷。

天下非一事,天下非一人。

天下非一物,天下非一身。

皇王帝伯时,其人长如存。

百千万亿年,其事长如新。

可以辩庶政,可以齐黎民。

可以述祖考,可以训子孙。

可以尊万乘,可以严三军。

可以进讽谏,可以扬功勋。

可以移风俗,可以厚人伦。

可以美教化,可以和疏亲。

可以正夫妇,可以明君臣。

可以赞天地,可以感鬼神。

规人何切切,诲人何谆谆。

送人何恋恋,赠人何勤勤。

无岁无嘉节,无月无嘉辰。

无时无嘉景,无日无嘉宾。

樽中有美禄,坐上无妖氛。

胸中有美物,心上无埃尘。

忍不用大笔,书字如车轮。

三千有馀首,布为天下春。

形式: 古风

翻译

史书善于记载事实,擅长展现其华丽的文采。
文采过于华丽,事实就会被掩盖,只留下空洞的言辞。
诗歌同样善于记事,擅长创造真实的情感。
真实性胜过华丽,不会像表面那样繁杂。
天下并非单一的事物或人。
天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
在帝王的时代,那些人物仿佛仍然存在。
历经亿万年,他们的事迹依然新鲜。
诗歌可以讨论各种政务,统一百姓思想。
可以追忆祖先,教育后代。
可以尊崇君主,激励军队。
可以提出劝诫,赞扬功绩。
可以改变风俗,增进人际关系。
可以美化教化,和谐亲族关系。
可以规范夫妻关系,明确君臣职责。
可以赞美天地,感动鬼神。
规劝他人深切而恳切,教导他人耐心而诚恳。
送别之人依依不舍,赠予之物殷勤厚重。
没有哪一年没有佳节,没有哪个月没有良辰。
没有哪一刻没有美景,没有哪一天没有贵客。
杯中满是美酒,宴席上无邪恶气氛。
心中充满美好,心灵纯净无尘埃。
为何不挥洒大笔,写下如车轮般的文字。
累积了三千多首诗歌,为世间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注释

史笔:历史记录。
炫:展现。
文胜:文采胜过。
实丧:事实丧失。
诗史:诗歌的历史功能。
造:创造。
真胜:真实性胜出。
华去:华丽消失。
庶政:各种政务。
黎民:百姓。
祖考:祖先。
子孙:后代。
万乘:君主。
三军:军队。
讽谏:劝诫。
功勋:功绩。
移风俗:改变风俗。
人伦:人际关系。
美教化:美化教化。
和疏亲:和谐亲族。
正夫妇:规范夫妻关系。
明君臣:明确君臣职责。
赞天地:赞美天地。
感鬼神:感动鬼神。
规人:规劝他人。
诲人:教导他人。
送人:送别。
赠人:赠予。
嘉节:佳节。
嘉辰:良辰。
妖氛:邪恶气氛。
埃尘:尘埃。
大笔:大作。
车轮:比喻文字雄浑有力。
三千有馀首:众多诗歌。
布为天下春:为世界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诗史吟》,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邵雍以独特的视角评析了诗歌在历史记录中的作用,与史书相比,他认为诗歌更擅长揭示事物的本质("长于造其真"),而非仅仅追求华丽的辞藻。诗人强调诗歌能够长久流传,记录皇王帝伯的事迹,如同时间的见证者,对政治、民生、伦理、教育、君臣关系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堪比天地鬼神的赞歌。

邵雍以生动的比喻,如"书字如车轮",形容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深厚才情,他创作了三千多首诗歌,犹如春风般温暖和煦,滋润着世间万物。整首诗语言质朴,内涵丰富,体现了邵雍对于诗歌艺术和社会功能的高度评价,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诗酒吟

圣人难处口能宣,何止千年与万年。

心静始能知白日,眼明方会看青天。

鬼神情状将诗写,造化功夫用酒传。

传写不干诗酒事,若无诗酒又难言。

形式: 七言律诗

诚明吟

孔子生知非假习,孟轲先觉亦须脩。

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责己吟

不为十分人,不责十分事。

既为十分人,须责十分是。

形式: 五言绝句

金玉吟

良金美玉信难偕,好物其来最受埋。

盗蹠免兵非积善,仲尼无土反成猜。

中孚既若须为信,无妄因何却有灾。

莫若致之为外事,心源可乐是昭回。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