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初到济南》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表达了诗人初抵济南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自笑平生少宦情”,诗人以自嘲的口吻,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淡然态度,表明自己一生对仕途并无太多热忱。接着,“龙钟四十二专城”一句,通过描述自己年岁已高,却在四十多岁时独掌一城,既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某种无奈与接受。
“青山历历空怀古,流水泠泠尽著名。”这两句描绘了初到济南所见的自然风光,青山绿水,历历在目,但诗人内心却在怀念过往的历史,流露出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和感慨。同时,流水的泠泠之声,不仅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也寓意着名士风流,令人向往。
“官府簿书何日了,田园归计有时成。”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事务的厌倦以及对于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摆脱繁杂的官务,实现归隐田园的梦想,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一句“道逢黄发惊相问,只恐斯人是伏生。”则以与老人偶遇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他担心遇到的老人可能就是古代的学者伏生,暗含着对知识传承与时间流逝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赵孟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