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江干草居》描绘了江边简陋居所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江干惬幽屏”展现了江畔环境的清幽,仿佛是一道屏风,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接着,“草扉亦常关”强调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晚途断归人,虚市见寒山”描绘了傍晚时分,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寒山在空寂的市场中显得孤独,反映出诗人对人世繁华的疏离感。随着季节变换,“林木变冬候,繁绿忽已殷”,原本的绿色在冬季变得深沉,象征着时光流转。
“鸣鸟相因依,孤云时去还”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聚散无常,诗人感叹唐虞盛世已远,自己身处艰难时期。“四体岂不勤,我发日已斑”表达了诗人身体虽劳累,但岁月无情,白发已生的沧桑。
最后两句,“翱游千载上,偃仰一室间。乐咏古人诗,庶几无腼颜”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居陋室,却能在阅读古人的诗歌中找到乐趣,以此来宽慰自己的心灵,希望能保持一份坦然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