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晚眺适官军出征有感

城上高楼接大荒,离人到此倍堪伤。

阶前老马随秋草,篱外寒花带夕阳。

南国羽书催部曲,汉宫题柱忆仙郎。

可怜今夜千家里,离梦杳如闺梦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城楼晚眺时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离人到此倍堪伤”,开篇即以高楼与辽阔的大荒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辽远的氛围,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接着,“阶前老马随秋草,篱外寒花带夕阳”两句,通过老马与秋草、寒花与夕阳的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老马的衰老与秋草的枯黄,寒花的凋零与夕阳的余晖,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南国羽书催部曲,汉宫题柱忆仙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深切忧虑。南国羽书催促着士兵们出征,汉宫题柱则寄托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这两句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家人的牵挂,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最后,“可怜今夜千家里,离梦杳如闺梦长”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样一个远离家乡、亲人团聚的夜晚,诗人想象着千里的距离中,离别之梦如同闺中女子的长梦一般遥远而难以触及。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离别的哀叹,也是对美好愿望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城楼晚眺时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离别、时光流逝以及对和平、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抒发,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62)

韩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厌乱

日日水流西复东,干戈短景去匆匆。

一身避乱辞乡国,几处移家类转蓬。

桂岭瘴来云似墨,海门潮上日初红。

不知何日东瀛变,马足车轮处处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一)

移家避寇逐行舟,离思茫茫正值秋。

银箭水残河势断,碧空云净火星流。

机中锦字论长恨,江上青山忆旧游。

自欲放怀犹未得,客情终日在眉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二)

移家避寇逐行舟,对泣风前类楚囚。

总为浮云能蔽日,更无鹰隼与高秋。

山牵别恨和愁断,树失河声绕郡流。

日暮长堤更回首,云山漫漫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三)

移家避寇逐行舟,百感中来不自由。

秦地故人成远梦,汉家宫阙动高秋。

云拖雨脚连天去,水带离声入梦流。

谁念为儒逢世难,寂寥灯下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