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宫寂寞、宦海凄凉的氛围。开篇“霜月苦、宫鼓冬冬”已设置了一个寒冷而又静谧的夜晚场景,霜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凄清,而宫中传来的鼓声则增添了一种空旷与孤寂。紧接着“霓旐启、鹤闱空”更进一步描绘出一幅深居简出的画面,霓旐(即云彩)象征着皇家或高贵的气派,而鹤闱则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建筑,形容其空寂,凸显了主人的不在。
“洞箫声断知何处”中的洞箫,即一种竹制乐器,其声音传来而又断续,不知从何方而来,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也反映出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怀的追寻和迷惘。
“海山依约五云东”则是借景抒发胸臆,海山可能象征着遥远或高峻,而“五云”则常指天上的云彩,这里用以形容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
“玉符龙节参神閟,昭圣眷、惨天容”中的玉符可能是皇权的象征,而龙节则可能指皇帝的座位或宝座,参神閟即进入神秘的宫阙之中。昭圣眷与惨天容,则形容一种悲凉的心情,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去某种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哀伤。
最后,“千古恨无穷”则是总结全诗的情感基调,表明这种深宫寂寞、宦海凄凉的恨意延绵至千古难以消散。而“遍山松柏撼悲风”则是用自然景象来形容这种无尽的哀愁和悲怆,松柏常绿,又有坚韧不拔之意,这里与撼悲风相连,更显得壮阔而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深宫、霜月、古箫等元素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既有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