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长上直玉堂庐,思入閒云待卷舒。
重为明时难再遇,等闲羞老蠹鱼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玉堂,悠然自得的情景。首句“日长上直玉堂庐”,点明时间之长与地点之尊贵,玉堂作为古代官署的象征,透露出诗人身居高位的身份。次句“思入閒云待卷舒”,以云的自由变化比喻自己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由的向往。
接着,“重为明时难再遇”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盛世的珍惜与感慨,可能暗含对自己未能在更早的盛世发挥更大作用的遗憾。最后,“等闲羞老蠹鱼书”,以“老蠹鱼”自喻,表示自己不愿像蛀书虫一样虚度光阴,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抱有的希望和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不详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隔夜端门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鸳行。
紫云低覆千官入,润作金炉百和香。
头田乱插白红牌,翁媪相看不敢猜。
十八年愁今日散,爱民使者检荒来。
三载徒劳三载过,旁人休笑拙催科。
浙西尽有荒闲地,不似松江分外多。
孤影徘徊入照临,西风不动竟沈沈。
一池铅水镕真火,半夜金星犯太阴。
鸡翅舞时红焰歇,蛾头扑处碧光深。
纵渠百鍊千烧后,依旧刚明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