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
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在战争结束后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界某种超脱尘世之物的向往。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句,设定了一个战争胜利后的氛围,其中“棘围”指的是军营或是战争的困境,“笑归来”则显示出一种释然和解脱的情绪。紧接着的“一寸功名心已灰”,透露出诗人对于功绩和名誉的淡漠,认为这些世俗的追求如同尘土,不再为之所动。
"白鹤何年归洞府"中,“白鹤”常常象征着超脱与纯洁,而“洞府”则是道教中的仙境或隐居之地。这里诗人在询问那白鹤何时能回到它的净土,实际上是对自己希望摆脱尘世羁绊、达到精神层面的自由状态的一种表达。
最后,“夕阳影里野猿哀”则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伤的情景。诗人借助夕阳的柔和光线和野猿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战场与自然、功名与超脱的对立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横握镆铘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烟。
仁宗亲问金丹诀,笑指斜阳噪乱蝉。
朱砂鼎里炼金晶,默祷天皇入紫冥。
月落半山丹井水,猿声惊断满天星。
吸乾酒海一须臾,冠冕玄坛百岁馀。
不食人间烟火气,能传天上电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