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闺怨

宝瑟凄凉怨岁华。倚窗纱。个侬生性似杨花。

逐风斜。忽听一声啼杜宇,自嗟呀。

年年啼罢不还家。只天涯。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太平时·闺怨》是一首闺中女子的抒怀之作,通过描绘宝瑟的凄凉和杨花的飘零,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怨之情。

"宝瑟凄凉怨岁华",开篇以瑟声的凄凉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以及女子内心的孤寂。"倚窗纱"描绘出她独自一人,倚靠在窗前,透过轻薄的窗纱向外张望,渴望着远方的希望。

"个侬生性似杨花",将女子比喻为随风飘荡的杨花,暗示她的命运如同无依无靠,无法自主,只能任由环境摆布。"逐风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飘摇不定的生活状态。

"忽听一声啼杜宇",杜鹃鸟的啼叫在此时响起,增添了悲凉的气氛。"自嗟呀"是女子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叹息,感叹自己为何如此不幸,生活如此艰难。

"年年啼罢不还家。只天涯",杜鹃鸟每年春天都会啼叫,唤起人们对故土的思念,而女子却只能听见它的叫声,遥想它飞向天涯,自己却困守闺中,无法归家。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闺中女子在太平盛世下的无奈与哀愁,表达了对自由和团圆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抛球乐.美人蹴鞠

香阁妆成约伴来。斜穿鞠域映楼台。

红巾吹向红帮乱,波影轻摇鬓影开。

猛被檀奴觑,潜匿花阴去不回。

形式: 词牌: 抛毬乐

女冠子(其一)登穹窿山,赠施鍊师

穹窿飘渺。碧海三山瑶草。剑光寒。

玉斧滋晴露,琼花护醮坛。

灵随龙竹引,香逐凤箫残。隐现金天掌,是毫端。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女冠子(其二)闺人礼佛

宝莲幢畔。清晓纤纤频盥。到香台。

唵叭随烟结,菩提带树开。

粉痕侵贝叶,心字印炉灰。更把鹦哥教,念如来。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醉花间(其一)即事,拟毛文锡体

休相近。还相近。相近低声问。

昨夜梦中人,暗送横波认。

情多不讳痴,爱极翻成恨。

来朝怕别离,又把啼痕揾。

形式: 词牌: 醉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