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十首(其九)

儿孙力作莫辞勤,仁政如天四海春。

尽说干汤功已就,泽流莘野并耕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子孙后代要勤劳努力,仁政犹如春天覆盖天下。
人们都说商汤的功绩已完成,恩泽惠及莘野农夫共同耕耘。

注释

力作:勤劳努力。
仁政:指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的政策。
如天:形容仁政像天空一样广大无边。
四海春:比喻天下一片和谐温暖。
干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
功已就:指商汤的功业已经完成。
泽流:恩泽流传。
莘野:古地名,此处泛指田野。
并耕人:共同耕作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所作的《老农十首》中的第九首。它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农家生活图景,强调了勤劳和仁政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儿孙力作莫辞勤",开篇即鼓励子孙们勤奋努力,不辞辛劳,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勤劳精神,也寓含了对后代的教诲与期望。

"仁政如天四海春",将仁政比喻为覆盖天地的温暖春光,意味着良好的政治治理能让百姓感受到如同春天般的温暖和安宁,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仁爱的政治理想的赞美。

"尽说干汤功已就",这里借用了商汤的典故,干汤即伊尹辅佐商汤的故事,象征着贤明君主和能臣的共同成就。诗人以此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认为只有这样的统治才能带来长久的福祉。

"泽流莘野并耕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仁政带来的广泛影响,如春雨润泽般惠及田野里的每一位耕作者,他们共享丰收的喜悦,生活安定富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农事生活场景,寄寓了对公正仁政的期盼,以及对勤劳美德的赞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22)

曾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 号:云庄
  •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老农十首(其八)

饱食丰年酒不空,水村山崦老于农。

囷仓在眼心无事,邻里经过乐岁穷。

形式: 古风

老农十首(其七)

归牛将犊茅檐晚,饥鸟窥人稻圃秋。

准拟明年大作社,鸡豚须养秫须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老农十首(其六)

敢将体足惮沾涂,日日高原带雨锄。

乞与丰年酬作苦,也知天意解乘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老农十首(其五)

田畴总是十分苗,处处逢人意气骄。

不问神祠赛箫鼓,君臣有道四时调。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