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轩为藏无尽作

若人有耳唯听泉,泉声入耳长涓涓。

穿林出涧度妙曲,万古不断冰丝弦。

此声不来耳不往,中自寂然遗外响。

青灯照壁夜沉沉,独倚轩窗月东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静谧夜晚,诗人独自于听泉轩内聆听泉水潺潺之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世界的宁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句“若人有耳唯听泉”,以假设之语引入主题,仿佛在说如果有人能专心倾听泉水的声音,那么这声音就会如同涓涓细流般在耳边回荡。接着,“泉声入耳长涓涓”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声的持续与绵延,仿佛是自然界中永恒的乐章。

“穿林出涧度妙曲,万古不断冰丝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泉水的声音比作穿越树林、涧谷时所形成的美妙旋律,如同万古不变的冰丝弦音,强调了泉水声音的恒久与独特魅力。

“此声不来耳不往,中自寂然遗外响”则表达了在特定情境下,外界的声音似乎都被过滤掉,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泉水的声音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共鸣。

最后,“青灯照壁夜沉沉,独倚轩窗月东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景象,青灯映照着墙壁,四周一片沉寂,诗人独自倚靠在轩窗边,随着月亮的升起,似乎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脱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听泉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自然与心灵和谐共生的追求。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赋爱莲歌

我爱莲花生净域,七宝池中开四色。

其花朵朵大如轮,来者于斯孕灵质。

此花不与凡花同,昼夜开合吹香风。

八功德水恒充溢,碧叶旎旎花丛丛。

我有爱莲癖,梦寐思见之。

朝思只在莲花国,莫思不离莲花池。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莲兮莲兮尔作黄金台,他年浩歌归去来。

形式: 古风

尚睦轩

蒋生作轩名尚睦,欲叙彝伦厚风俗。

一门大小总怡愉,不在华筵奏丝竹。

谁谓古来斯道敦,兄弟之间难具论。

汉谣尺布一斗粟,周公管蔡亦流言。

蒋生蒋生慎终始,行见高名照青史。

天边有客发长歌,泽国秋风鸿雁里。

形式: 古风

周处士哀诗

先生墓木今已拱,先生高名尚飞动。

新城山接富春山,只有祠堂对丘垄。

我知姓字三十年,江城读传心茫然。

节孝光华照天地,青史可书石可镌。

口诵法华亲寿益,掉头不受吴人辟。

请看齐云百尺楼,落日西风卷行迹。

形式: 古风

西岭草堂图为誓上人作

摩云霄人不复见,高风独为今所羡。

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

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

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

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

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

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

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