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著脚争些子,公私只两歧。
正途元自稳,捷径不胜巇。
见透行须透,心移境亦移。
前人须指点,进步莫迟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倪公武的《次韵王鲁斋大安古道》,主要探讨了人生道路选择的主题。首句“著脚争些子”形象地表达了在人生道路上,每一步都应谨慎选择,不宜过于急躁。接下来,“公私只两歧”暗示了公道与私利之间的分歧,提醒人们要坚守公正原则。
“正途元自稳,捷径不胜巇”进一步强调了走正道虽然缓慢但稳固,而追求捷径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诗人认为,只有真正看透了,行动上才能坚定,心境和环境也会随之改变。“见透行须透,心移境亦移”就是这个道理的深入阐述。
最后两句“前人须指点,进步莫迟疑”表达了对前辈智慧的尊重和借鉴,鼓励后人不要犹豫,要勇于向前,不断进步。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思考的特点。
不详
闽关南下路岖崎,并壑缘崖使客疑。
栈道万盘全蜀险,羊肠百折太行危。
翻思涉世尤多难,转觉攀天却有时。
极目建溪云散尽,武夷撑出数峰奇。
编篱已种渊明菊,凿沼还栽茂叔莲。
翠袖无香镜有尘,一枝花瘦不藏春。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好趁西风理钓舟,半生书剑两悠悠。
凭高有恨无人识,空负关河万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