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简蒲庵长老》由元末明初诗人高逊志所作,通过描绘与老友蒲庵长老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论交犹忆自前朝,乱后谁怜意气消。”开篇即点出与蒲庵长老的深厚友谊源自往昔,即便在战乱之后,这份情谊也未曾消减。诗人以“谁怜”一词,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友的深切关怀。
颔联“元亮归来依惠远,少游客久遇参寥。”借用陶渊明(字元亮)归隐田园与王弘(字惠远)交往的故事,以及苏轼(字子瞻)与参寥和尚的交游,来比喻自己与蒲庵长老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雅士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难以寻觅真挚友情的无奈。
颈联“山房黍熟供蔬甲,石鼎茶香荐菊苗。”描绘了蒲庵长老居住的山房环境,黍米成熟,蔬菜丰盛,石鼎煮茶,菊花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充满自然之美的生活场景。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尾联“名胜想无今古异,禅龛容我避尘嚣。”诗人认为,无论古今,名胜之地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禅宗的修行之地则能让人远离世俗的喧嚣与烦恼。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渴望。
综上所述,《简蒲庵长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老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