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一门四节妇(其二)》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女性在家庭中坚守贞洁、恪守纲常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
首句“妇德由来女史箴”,开篇点明了女性美德的传统来源,引用“女史箴”这一典故,强调了女性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接着,“孤贞四世抚遗妊”描绘了一位女性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遗孤,展现出她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对子女的深情厚爱。
“只缘死矢甘荼节,岂为名坚匪石心”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女性的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她之所以能够坚守贞洁,不仅是因为名声的维护,更是出于内心的坚定信念,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
“萱草有根春寂寂,柏舟无主夜沉沉”运用自然景象作比,以萱草和柏舟的形象,象征着女性在面对孤独和困难时的坚韧不拔。萱草虽在春日里显得寂寂,但其根深扎于土中;柏舟虽无主人,却依然挺立于夜色之中,寓意着女性即使在逆境中也保持着坚强的内心。
最后,“纲常自古褒章重,一到侯门动惨吟”总结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普遍赞赏与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这种行为可能会引发的悲凉与无奈。全诗通过对一位女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道德追求与生活困境,以及她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独特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