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汪桐的《感事(其一)》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兵祸潢池弄"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混乱和破坏,如同洪水泛滥一般。"啾啾鬼伯来"则借鬼神之口,渲染出战乱中阴森恐怖的气氛。
"悲风生子夜"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氛围,夜晚的寒风吹过,仿佛连悲泣之声都弥漫在空气中。"劫火到泉台"暗示战火蔓延,连死者的安息之地也无法安宁,表达了对无辜亡灵的深深同情。
诗中质问"汝辈奚堪惜",意在指责那些不珍惜生命、无视百姓疾苦的人。"苍生信可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广大民众遭受战乱之苦的深切忧虑。最后,诗人呼唤"谁为司牧者,慷慨济时才",期盼能有英勇无畏、心怀天下的领导者站出来,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公正和平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