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述(其二十八)乐陵王妃

淫风扇齐梁,遗事供唾骂。

读至乐陵妃,忽然涕盈把。

可怜乐陵别,握手泪潺潺。

带玦割相赠,此去何时还。

郎留壁花白,郎去池水殷。

恨恨肠寸绝,玦莫留人间。

天乎如有情,玦当化为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历史中的爱情悲剧,充满了深情与哀愁。诗人通过“淫风扇齐梁,遗事供唾骂”开篇,暗示了故事背景的复杂与争议,但重点在于展现人物情感的真实与深刻。

“读至乐陵妃,忽然涕盈把”,诗人读到关于乐陵王妃的故事时,不禁泪流满面,这不仅表现了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接下来,“可怜乐陵别,握手泪潺潺”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两人紧紧相握,泪水如溪流般不断滑落,形象地展现了离别之痛。

“带玦割相赠,此去何时还”描述了赠物的场景,一方带着玉玦(古代女子佩戴的饰品)作为离别礼物,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分离的痛苦。而“郎留壁花白,郎去池水殷”则通过对比,表现了离别后环境的变化,留下的人面对的是苍白的墙壁,而离去的人则让池水变得殷红,象征着情感的流失与内心的痛苦。

最后,“恨恨肠寸绝,玦莫留人间。天乎如有情,玦当化为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希望。诗人希望玉玦能化为圆环,寓意着两人的爱情能够圆满,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结局的渴望和对现实残酷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叙述,展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情感的真挚表达,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读史述(其二十九)贺若敦

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

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

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

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

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读史杂述(其一)

两吕虎负嵎,将相徒手搏。

诱虎弃深窟,缚之若狐貉。

飞诫闭殿门,驰节斩长乐。

成败呼噏间,日出欃枪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读史杂述(其二)

英雄图退步,可嗤亦可怜。

驰逐威八荒,日暮求三山。

手植金光草,吸露还餐烟。

悲哉秋风辞,茂陵乃无年。

形式: 古风

读史杂述(其三)

审事贵审几,急湍迸石罅。

东京横貂珰,群狼啖天下。

但当歼其魁,何用苦不赦。

日入慝相求,惊鸾飞下楼。

徒令千载人,念之双泪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