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宪副九日写怀

取乐荒园便有馀,龙山何必事崎岖。

菊花酿喜今秋早,诗社人誇去岁无。

万古乾坤都只寄,浮生富贵竟何须。

试将面目西湖照,已有秋霜点鬓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江宪副九日写怀”为题,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首联“取乐荒园便有馀,龙山何必事崎岖”,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他并不追求名山大川的险峻之美,而是更倾向于在平凡的荒园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的简单与自在。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颔联“菊花酿喜今秋早,诗社人誇去岁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秋天早来的菊花不仅带来了喜悦,也象征着诗社成员间的深厚情谊。去年的相聚虽已成回忆,但今年的重逢更加令人期待和欣喜。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活动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共享欢乐的场景。

颈联“万古乾坤都只寄,浮生富贵竟何须”,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无论时间如何流转,宇宙万物如何变迁,人类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因此,对于那些看似重要的名利富贵,实际上并无必要过分追求。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与领悟。

尾联“试将面目西湖照,已有秋霜点鬓须”,以西湖为背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他试图在西湖的镜水中看到自己的面容,却发现岁月已在鬓角留下了痕迹。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社会以及生命本质的独特感悟,既富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得秉常南安见寄

和句封来梅岭外,看花人坐草庵前。

昔年兄弟今分路,万里风波独泛船。

伏枕觉还灯寂寂,伤心秋更雨连连。

竿头点检丝纶在,乘月还来钓海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傲亭怀湛民泽

茅庵高枕白云边,日日松篁奏管弦。

得饱秋霞聊抱膝,为怜夜月或移船。

清凉境自閒心目,安乐窝真远市廛。

何日杖藜还此愿,试临千仞弄飞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丘长史同年

江城风雨战残秋,万事人间叹谬悠。

随意渔竿温钓石,何人羌笛弄江楼。

千篇击壤诗陶性,三斗柴桑酒破愁。

却忆旅亭丘长史,客怀乡思满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唐人贾至早朝

绛帻鸡鸣三殿晓,景阳钟动九天开。

南山日飏金杯暖,北阙云扶玉辇来。

近侍衣冠同拜舞,遥闻仙乐暂徘徊。

明良已际唐虞盛,欲效赓歌愧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