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次韵江宪副九日写怀”为题,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首联“取乐荒园便有馀,龙山何必事崎岖”,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他并不追求名山大川的险峻之美,而是更倾向于在平凡的荒园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的简单与自在。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颔联“菊花酿喜今秋早,诗社人誇去岁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秋天早来的菊花不仅带来了喜悦,也象征着诗社成员间的深厚情谊。去年的相聚虽已成回忆,但今年的重逢更加令人期待和欣喜。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活动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共享欢乐的场景。
颈联“万古乾坤都只寄,浮生富贵竟何须”,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无论时间如何流转,宇宙万物如何变迁,人类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因此,对于那些看似重要的名利富贵,实际上并无必要过分追求。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与领悟。
尾联“试将面目西湖照,已有秋霜点鬓须”,以西湖为背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他试图在西湖的镜水中看到自己的面容,却发现岁月已在鬓角留下了痕迹。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社会以及生命本质的独特感悟,既富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