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岩

两道蟠溪锁碧山,飘然仙带绿回环。

千岩林木沟渠下,万顷沧田指掌间。

霜月天边清兴远,金钟云里梦魂閒。

夕阳归步饶仙骑,懒拂烟萝下玉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两条溪流如蟠龙般环绕着青山,仙人般的身影身披翠绿衣带在其中回旋。
千座山岩下的树林和沟渠尽收眼底,广阔的沧海田地仿佛就在手掌之间。
霜月挂在天边,清冷的兴致引向远方,金钟声在云端里唤起梦境的悠闲。
夕阳西下时,仙人的骑行在归途中显得闲适,懒得拂去烟雾藤蔓,不愿离开玉门关外的仙境。

注释

蟠溪:弯曲的溪流。
碧山:青翠的山峦。
飘然:轻盈的样子。
仙带:仙人的飘带。
千岩:无数的山岩。
林木:树木。
沟渠:小河或水沟。
万顷:极言广阔。
沧田:泛指青色的田野。
霜月:寒冷的月亮。
清兴:清冷的兴致。
金钟:象征贵重的钟声。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夕阳:傍晚的太阳。
饶:围绕。
仙骑:仙人的坐骑。
烟萝:雾气缭绕的藤蔓。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仙境的画面。首句"两道蟠溪锁碧山"展现了两条蜿蜒的溪流环绕着青翠的山峦,如同仙带般缠绕,富有动态美。接着"飘然仙带绿回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千岩林木沟渠下,万顷沧田指掌间"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诗人眼中山岩众多,林木繁茂,仿佛大地的沟渠和广阔的田野都在其掌握之中,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视野。

"霜月天边清兴远,金钟云里梦魂閒"描绘了月光洒在霜天,诗人的心境悠远,仿佛在云端的金钟声中沉醉于梦境,心境闲适而宁静。

最后两句"夕阳归步饶仙骑,懒拂烟萝下玉关"以夕阳西下,诗人悠然归步,不愿拂去烟雾缭绕的藤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世的玉门关的疏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2)

钱文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两岸绮罗春纵目,一天星斗夜凭栏。

形式: 押[寒]韵

诗一首

士悲秋色女怀春,此语由来未是真。

倘若有情相眷恋,四时天气总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壁

落日西风照楚关,断魂残魄吊衰颜。

自从鸿鹄分飞后,无复鸳鸯并枕间。

腕玉瘦宽金缕袖,鬓蝉慵掠翠云鬟。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衾独。

此时行坐闲纱窗,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耳。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风波起。

当时南宫报罢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奈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谁得知。

料得君心当此际,事国繁华闲田地。

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

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

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

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

鸡鸣犬唳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声。

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

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

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

鲛绡裛遍相思泪,眉黛无心画远山。

形式: 古风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白首名郎有几人,双旌昼锦不如君。

楚江萍暖烘朝日,玉女衣轻挂晓云。

极浦仙舟烟澹澹,高秘郡阁叶纷纷。

政成更与他州别,从古宜阳重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