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江上月明胡雁过",这里的“江上”指的是在河流之上,可能是长江或者其他的大江大河。“月明”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清晰,可见诗人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出游或居住的环境中。“胡雁过”,“胡”字有边疆、异域之意,指的是来自遥远北方的雁群。它们在这样的夜晚飞过,可能是季节变换时候鸟的迁徙,也许在诗人心中激起了一些对远方的向往或者思念。
"淮南木落楚山多"则转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淮南”通常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这里作为地理标志,界定了景色的范围。“木落”,意味着树叶开始脱落,是秋季的一个显著特征。"楚山多"中“楚山”可能是泛指江南的山脉,而“多”字则强调了这些山峦的众多和连绵。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月夜的宁静与秋天的萧瑟,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或者某种特定情感的寄托。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十日浓芳一岁程,东风初急眼偏明。
低枝似泥幽人醉,莫道无情似有情。
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
芰开方吐镜,蘋动欲含风。
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
金波宜共赏,仙棹一宵同。
谁言帝城里,独作野人居。
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
相惭五秉粟,尚癖一车书。
昔日扬雄宅,还无乡相舆。
龙门八上不知津,唯有君心困益亲。
白社追游名自远,青袍相映道逾新。
十年江海鱼缄尽,一夜笙歌凤吹频。
渐老旧交情更重,莫将美酒负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