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其一)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

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里胥不需走乡间小道,鼓槌长久闲置在花柳村里。
村庄里洋溢着国君的和谐气氛,人们买卖农具抚养后代。

注释

里胥:古代地方官吏。
桑麻路:乡间小路,种植桑麻的地方。
桴鼓:木槌和鼓,古代用于召集民众的工具。
长闲:长久闲置。
花柳村:形容乡村景色优美,花木繁茂。
邦君:指国君或地方官员。
和气:和睦、祥和的气氛。
卖刀买犊:买卖农具,如刀具和牛犊,表示农事活动。
长儿孙:养育子嗣,延续家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事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定的向往。

"里胥不踏桑麻路"一句,通过“里胥”(意指村中的小路)未被践踏的情形,传达出一个生产停滞、生活宁静的画面。桑麻是农家常种植的作物,这里因无人耕耘而荒废。

"桴鼓长闲花柳村"则描绘了自然环境中桴(古代捣米工具)不再响起工作的声音,桴鼓代表着劳作与生活节奏,而“长闲”则意味着时间的悠长和生活的安逸。花开柳绿,则是乡村美丽的景象。

"都在邦君和气里"一句,表达了希望所有这些宁静祥和的场景都能在国家太平、君主恩惠的情况下持续存在。“邦君”指代国君,“和气”则代表着一种和谐、安定的大环境。

最后,"卖刀买犊长儿孙"一句,通过卖掉战斗工具(刀)而购买养育下一代的工具(犊,即牛用于耕种),隐喻了从战争到和平生活的转变。诗人期待着能够有一个持久的和平时代,使得子孙满堂。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传达出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对未来世代的祝愿。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其六)

湘民清晓寿邦君,下客惭无句语新。

敢述老农歌诵意,一觞持上太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其五)

公今卧护足从容,岂有扁舟欲便东。

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其四)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

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林择之

遗篇寂寞论心少,一见吾人意已倾。

冰雪持身金石志,它年事业更光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