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闺怨》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以女性视角描绘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
首句“背烛卧秋雨”,画面感强烈,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雨中独自背对着烛光,静静地躺在床上的情景。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孤寂,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愁苦与无助。
接着,“忆君临别言”,直接点明了女子思绪的源头——对丈夫的回忆。她回想起与丈夫分别时的言语,这些话语在她心中反复回响,成为她情感的寄托。
“虽知归信误”,表明女子虽然知道丈夫可能无法按时归来,甚至可能无法回来,但她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期待着丈夫能够遵守承诺,传递平安的消息。
“犹望故心存”,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丈夫忠诚与深情的坚信。即使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和不确定性,她依然坚持相信丈夫的初心不变,这份信念支撑着她度过漫长的等待。
“捣练临溪水,裁衣寄塞垣”,这两句描绘了女子为丈夫准备衣物的场景。她亲自捣练、裁剪衣物,然后将衣物寄往边塞,希望这些衣物能带给丈夫温暖与安慰。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女子的细心与关爱,也反映了她对丈夫生活状况的关心和牵挂。
“要知常泪落,开箧看啼痕”,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常常流泪,每当打开装有衣物的箱子,看到上面留下的泪痕,心中便会涌起更深的思念之情。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情感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思妇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构建,深刻地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离别与等待中的孤独、思念与坚强,展现了她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