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水何堪饮社翁,兼旬兀坐雨声中。
因过村舍知春尽,渐见含桃火齐红。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景象的诗句,通过对旧水、雨声和桃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情感体验。
“旧水何堪饮社翁”一句,以问询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的无奈与留恋。这里的“旧水”指的是已经不再清新的溪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饮社翁”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饮酒赋诗的一种情景,但在这首诗中更多地显露出一种怀旧的情绪。
“兼旬兀坐雨声中”继续表达了诗人的静谧心境和对自然界的沉浸。在春末的细雨中,诗人选择独自坐在家里,这种状态反映出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也许是在雨声中寻找着某种精神上的慰藉。
“因过村舍知春尽”通过对村庄的走访,诗人感受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这里的“村舍”是乡间田园生活的代表,而“春尽”则明示了季节更替的主题。
最后,“渐见含桃火齐红”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春末,桃花逐渐开放,呈现出火一样的鲜红色彩。这不仅是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世界中希望与美好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变化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一种复杂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新生的期待与欣赏。
不详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娉婷市近苧萝西,倦客探幽叩碧闺。
溪上桃花红雨过,窗前杨柳绿阴低。
虽无美酒倾三雅,尚有新诗咏九迷。
钗燄镜光私语处,生憎满院晓莺啼。
曾骑竹马傍洪厓,二十馀年变物华。
客梦等闲过驿阁,归帆遥羡指龙沙。
名题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咫尺仙源缘分乖,莫愁真合住秦淮。
因贪媚蝶收奁粉,为爱游蜂集鬓钗。
飞絮落花三月暮,绵繻甲帐片时偕。
朱樱树下重携手,看足明金压绣鞋。
兜娘年少泰娘娇,小别麻姑路已遥。
窗蔽蛾眉看自在,桥排雁齿定魂销。
绣墩春暖麟文席,綵袖香笼凤翼箫。
不是梁清曾密约,那能此处见云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