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庐

大姑山下曙光催,五老峰头秀色开。

万壑松杉收雨去,一天紫翠入江来。

酒狂谁结渊明社,诗好难追太白才。

便欲作巢泉石上,江灵肯借白云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望匡庐》描绘了庐山日出时的壮丽景象。首句“大姑山下曙光催”,以“曙光”象征新的一天的到来,暗示着山下的生机与活力。次句“五老峰头秀色开”,形象地展现了五老峰在晨光中的秀丽景色,峰顶如被打开的画卷。

“万壑松杉收雨去,一天紫翠入江来”,通过描绘万壑松杉在雨后显得更加苍翠欲滴,满山的绿色仿佛流入江中,展现出庐山山水交融的美景,富有动态感。

“酒狂谁结渊明社,诗好难追太白才”,诗人借用陶渊明和李白的典故,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感叹自己的才华难以企及前贤。

最后两句“便欲作巢泉石上,江灵肯借白云堆”,诗人表达了想要在此山水之间筑巢隐居的愿望,而江水和白云似乎也愿意为他提供理想的居所,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庐山的秀美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滕王阁

落日孤舟一笛风,愁看江阁化虚空。

滕王歌舞渔樵外,唐代文章草树中。

山接匡庐争秀爽,水通彭蠡共朝宗。

三王芳躅无人继,咏罢新诗思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徐孺宅

南州表表徐高士,零落犹存宅半区。

足迹何劳趋北寺,躬耕只合老东湖。

礼贤太守能悬榻,吊古诸生拟束刍。

谁识保身明哲意,当时惟有郭申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丰城呈王熙阳太史

昔年曾说张雷剑,此日同来李郭舟。

访古已知神物合,暂时且为故人留。

云收日脚千山暮,风送江声五月秋。

回首旧游如梦寐,延平十里故津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临江

柳外楼台入翠微,水边箫鼓荡晴晖。

樟江雨涨鱼新上,皂阁云生鹤共飞。

诸老尚留诗卷在,此身未逐钓船归。

蓬窗吟罢还成醉,蜜酒初香玉笋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