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基载大雨

黕黕云如涌,淙淙雨若倾。

骤翻银汉浊,匀洒玉绳明。

雷怒无停势,风豪有遏声。

危楼已初伏,犹谓裌衣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乌云密布像波涛汹涌,细雨连绵如倾泻而下。
突然间,银河变得浑浊,均匀地洒在明亮的玉绳上。
雷声震怒,没有停止的势头,风的力量强大,声音却能被暂时抑制。
高楼已经感受到初夏的暑气,但仍觉得薄衫还很凉爽。

注释

黕黕:形容乌黑的样子。
淙淙:形容流水声。
银汉:指银河。
玉绳:星宿名,这里代指天空。
雷怒:形容雷声猛烈。
风豪:形容风力强劲。
裌衣:夹衣,夏季穿的较薄的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猛烈的暴雨天气,通过对比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感。

“黕黕云如涌”和“淙淙雨若倾”,形象地描述了乌云密布、倾盆大雨的情景。这里的“黕黕”和“淙淙”都是拟声词,用来模仿云聚集和雨滴落下的声音,增强了画面感。

接着,“骤翻银汉浊”、“匀洒玉绳明”,则通过对比,将天空的变化比喻为翻腾的浊流,将雨水比作洁白的丝线(玉绳),不仅形容了雨势的猛烈,而且也描摹了雨后的清新感。

“雷怒无停势,风豪有遏声”这两句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雷声和风的力量。雷声如同无法阻挡的愤怒,而狂风则像是有着强大的力量但又似乎被什么给遏制住了,这里传达了一种天地间的力量交锋。

最后,“危楼已初伏,犹谓裌衣轻”表达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观察这场大雨,即便是如此猛烈的风雨,自己却感到身上的单薄衣服似乎还不够保暖。这一句反映出了诗人的冷静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幽默与自嘲。

整首诗通过对比、拟声以及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寄白圣均

年来双鬓已丝丝,头角低摧羽翼垂。

无命不穷常自笑,有谋皆拙敢求知。

荣途谩说居三馆,僻郡还甘守一麾。

赖是山城好风物,不能逢子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梨花

素质静相依,清香暖更飞。

笑从风外歇,啼向雨中归。

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

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提刑郎中阅兵之什

晓营金革列周遭,大纛长牙拥帐高。

虎豹用韬传妙略,龙蛇供阵役群豪。

言初抚处如萧纩,恩尽均时若楚醪。

敢谓施行剪诸盗,亡之才比一牛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咏凫

双双纹羽弄清漪,全得天真似尔稀。

万顷沧波供口腹,一梁寒日晒毛衣。

雨归别岛呕唲语,风度前滩翕呷飞。

好向中流最深处,等闲休要上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