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县学诸公过访

何处衣冠炫昼明,传呼亦到古松屏。

山居腊候先回暖,麻缕朝来觉渐轻。

揖让相看还旧俗,弦歌试听蔼新声。

观民论学非无暇,问柳寻花却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元旦时,县学诸公来访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传统习俗的传承。

首联“何处衣冠炫昼明,传呼亦到古松屏。”开篇即以“衣冠”、“传呼”描绘出访者们的尊贵与隆重,同时“古松屏”则暗示了访者们所到之处的古朴与庄重,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不失文雅的氛围。

颔联“山居腊候先回暖,麻缕朝来觉渐轻。”转而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山居之地在腊月的寒风中已感受到春意的回暖,人们穿着的麻缕衣物也因气温升高而感觉逐渐轻盈。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人的生活感受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颈联“揖让相看还旧俗,弦歌试听蔼新声。”进一步描绘了来访者们在县学中的行为举止,他们遵守着传统的礼仪,相互谦让,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弦歌”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新声的出现,则象征着新时代的活力与创新。

尾联“观民论学非无暇,问柳寻花却有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来访者们不仅关注民众生活与教育,更在闲暇之余享受自然之美的赞赏之情。这不仅是对来访者们高尚品格的肯定,也是对和谐社会生活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社会中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旦和钟海月见寄

出门揩眼见诸峰,岚气新生尚未浓。

晓雨正收三白瑞,阳和应兆一年丰。

侵阶草色从吾好,入座春风与客同。

酒满行窝花满路,寻君虽远不扶筇。

形式: 七言律诗

立春呈白沙先生

礼罢先农鼓角喧,一牛能受几长鞭。

畬田劝动三春首,元旦歌翻十日前。

邻曲家家张乐事,衰迟岁岁幸丰年。

棠阴渐喜民无讼,万户同歌大尹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日

少谢亲朋缘酒困,又经人日被诗围。

气蒸葱郁山容蔼,花遇晴明玉朵开。

一斗未堪尘简帙,百壶谁共上崔巍。

屏阴日午还高卧,无那东风著意催。

形式: 七言律诗

除夕呈同年甘泉湛尚书(其一)

一年新似一年新,斗柄依稀又建寅。

独自阶除望云物,满天星宿上吟身。

笙歌入夜欢声沸,拜舞明朝玉几陈。

闻说梅花开树树,天南天北寄情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