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函辉所作,名为《庚尧嗣君鼎晨兄年十九以戴记初登北榜》。诗中通过描述主人公年轻时的才华与志向,展现了对青年才俊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许。
首联“青箱家学谢蓝青,十九贤书羡茂龄”开篇即点出主人公自幼便在家中学习,其才华堪比古代贤士,尤其是十九岁时便能以《戴记》之学登科及第,令人羡慕不已。这里运用了“青箱”这一典故,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传承,同时也暗含着对主人公家学渊源的肯定。
颔联“洗马乘车初载璧,长文抱膝早占星”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年轻时的风采。他如同古代的贤士一般,初登仕途便显露出非凡的才能,如同佩戴美玉般光彩照人;同时,他深思熟虑,早早地洞察未来,抱膝凝视星空,预示着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远见卓识。
颈联“为霖旱岁须龙种,此日秋风有雁翎”则表达了对主人公在干旱之年能如龙之子一般,带来甘霖,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以及在秋风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比喻人物的品质与能力,既形象又富有哲理。
尾联“闻说救时君世业,好将三策射彤廷”最后点明了对主人公的期待与祝福。听到他能拯救时局的消息,人们都期待他能继承家族的事业,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能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国家献策献力。这里的“三策”象征着智慧与策略,暗示主人公将会有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年轻时的才华、志向与未来的期许的描绘,展现了一位青年才俊的成长历程及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充满了对知识、智慧与责任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