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祐三年上巳风雨连日成短歌寄谊儒侄

风雨飘摇三月三,绮罗罢游客停骖。

满城春树烟䰐鬖,朱户绿窗愁不堪。

香芹刺泥燕争衔,杜鹃欲啼情正含。

舞雩儿童笑鸰?,尧舜气象此中涵。

鼓瑟高人手可探,淡音非雅亦非南。

太守风期神与参,我解此意谁为谈,但觉满怀春酣酣。

花柳蒙迷不可贪,芳菲易歇随浮岚。

閒闭阁门何所耽,惟见千山万山秀色郁如蓝。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风景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长的笔墨,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带有几分忧郁的氛围。

“风雨飘摇三月三”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情景背景——春天的第三个月份,正是万物复苏之时,却遇上了连绵不断的风雨,这种天气似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绮罗罢游客停骖”则描写了游子因天气所迫暂时停留的情景,"绮罗"指的是华丽的车盖或帷幕,而"罢游客"则是说游子因为风雨而不得不停止行程。这里通过游子的停留,反映出诗人对旅途中断的感慨。

“满城春树烟䰐鬖”一句,用"烟䰐鬖"形容春天的柳絮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柔和、迷离的景象。这种景色在风雨的背景下,更显得有些哀艳。

“朱户绿窗愁不堪”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哀愁。在这样的春日里,甚至连家中的红门绿窗也无法带来安慰,只能增加愁绪。

接下来的"香芹刺泥燕争衔,杜鹃欲啼情正含"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小动物的行为——燕子争相衔食,杜鹃欲啼而情意浓厚——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向往。

“舞雩儿童笑鸰?”一句,以儿童嬉戏的情形,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生活乐趣。"尧舜气象此中涵"则是说这种景象包含了古代圣明之君尧舜时代的美好气象,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怀念。

“鼓瑟高人手可探,淡音非雅亦非南”两句中,“鼓瑟”指的是弹奏古代的弦乐器瑟,而"高人手可探"则是说这种乐音可以触及心灵深处。"淡音非雅亦非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独到理解和品味,这种音乐既不属于北方的豪放,也不同于南方的柔和,显示出诗人的审美立场。

“太守风期神与参”一句中,“太守”指的是地方长官,而"风期"可能是指特定的时节或气候。"神与参"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守在这个特殊时刻所展现出的神态和参与感的赞赏。

“我解此意谁为谈,但觉满怀春酣酣”两句,则是说诗人虽然理解这种情感,但又觉得难以与他人分享,只能独自沉浸在对春天美好的感受中。"满怀春酣酣"则形容诗人心中充满了春日的醉意和愉悦。

“花柳蒙迷不可贪,芳菲易歇随浮岚”两句,则是说虽然春天的花柳美丽迷人,但这种美景不宜过度贪恋,因为它容易消逝,如同随风飘散的云烟。

最后,“閒闭阁门何所耽,惟见千山万山秀色郁如蓝”两句中,“閒闭阁门”是说闲适地关闭了房门,而"何所耽"则是表达对外界的淡然。"惟见千山万山秀色郁如蓝"则是说诗人在这样的状态下,只能看到千山万水的美丽景色,这种景色就像蓝色的宝石一样,既美丽又令人心怀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风雨中的春日情境,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音乐、历史和个人情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庚子叨第贽合州甘守(其二)

欲陈礼乐字三千,起趁东风万里船。

戎马不禁文未丧,石鱼间出瑞开先。

人知制梃摧坚甲,政比黄钟缓急弦。

愿借风云乘快便,一声雷爆九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其一)

昆岳有佳人,婀娜苍松姿。

金石结根柯,绿叶琼瑶枝。

抱阳炉峰春,毓英巴水滋。

丝苓濯繁霜,清樾摇坤陲。

亭亭拔烟萝,渠厦谁当支。

工师胡弗来,岁寒心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其四)

昆岳有佳人,挺挺云中鹤。

帝乡回鹜心,人寰寓其托。

仰云引圆吭,九皋穷碧落。

瀛湘沧海身,稻粱寄情薄。

昨梦世未醒,清唳不容寞。

鸣阴子必和,天理亦昭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其二)

昆岳有佳人,猗猗凌霜竹。

丛筱列委翳,萧森散清郁。

常虚君子心,而耸高人目。

袅袅鸾凤栖,浓浓露华沐。

玉兔投西隅,金乌出晹谷。

瑟僩不可谖,聊尔为君祝。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