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寺楼上远眺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风尽天阴分野色”,描绘了风停后天空逐渐放晴,云层散去,露出了大地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里的“分野色”不仅指天空与大地颜色的区分,也暗含了自然界由混沌到清晰的变化过程,寓意着事物在经历风雨之后,终将展现出其本来面貌。
次句“雁眠云影得新晴”,通过雁群在云影中休息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天气转晴的氛围。雁群的悠闲与云影的静谧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同时,“得新晴”三字不仅点明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释然。
第三句“江台寺里閒登览”,点明了诗人所在的位置——江边的寺庙。在这里,诗人选择闲适地登高远望,表达了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江水、台地、寺庙共同构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最后一句“屋绕吴山画不成”,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吴山的壮丽与复杂,即使是最熟练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山水的雄伟与神秘,也隐含了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即使是诗人也无法用言语或文字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登览”这一行为来寄托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