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泉至卫源舟中作(其一)

不是沧浪水,临流试濯缨。

桑鸠依叶语,麦雉引雏行。

汎渚枯槎出,杨帆返照明。

渡头箫鼓近,稚子亦相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清泉至卫源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不是沧浪水,临流试濯缨”,诗人并未置身于著名的沧浪之水旁,却在临近水流处洗濯帽缨,以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欣赏。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接着,“桑鸠依叶语,麦雉引雏行”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桑鸠在树叶间低语,麦雉带着幼雏四处觅食,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跃然纸上。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汎渚枯槎出,杨帆返照明”则展现了舟行水上的情景。枯木在水中浮出,杨帆在夕阳下反射出光芒,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渡头箫鼓近,稚子亦相迎”描绘了接近渡口时的热闹场景。远处传来箫鼓之声,孩子们欢笑着前来迎接,增添了旅途的温馨与欢乐气氛。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48)

张时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清泉至卫源舟中作(其二)

行迈未云已,仍为江汉游。

青山随处好,况乃在沧洲。

木密众禽乱,川平澹月流。

停桡来曲渚,惊动夜栖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潘直卿

鸿雁领秋色,江南桂子香。

旌悬石门近,云度剡溪长。

白水朝朝雾,黄芦夜夜霜。

那堪正萧飒,把酒送潘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郑本德

二月河冰泮,轻舟棹碧波。

柳交行旆绿,云出晓风多。

北阙甘泉赋,春风宝剑歌。

天涯一尊酒,相送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郊游

路出片云外,烟霞万井同。

江山二月雨,杨柳一春风。

草舍面岑石,清溪多桂丛。

尘心应自远,长啸此宵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