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城苦雨四首(其四)

寒蛩寂寂听无声,去雁归鸿怯远征。

天意为怜幽草色,人间始重晚秋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寒蛩、去雁、归鸿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寒蛩寂寂听无声”,寒蛩即寒蝉,此处以寒蛩的寂静无声,渲染出秋夜的冷清与宁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次句“去雁归鸿怯远征”,去雁与归鸿,分别代表南飞与北归的大雁,它们的行动反映了季节变换对迁徙鸟类的影响。这里的“怯远征”不仅指鸟儿对长途飞行的畏惧,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或他人在人生旅途中的犹豫与不安。

第三句“天意为怜幽草色”,诗人将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中,认为上天之所以让晚秋的天空放晴,是为了怜悯那些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幽绿的草木。这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一句“人间始重晚秋晴”,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阴雨之后,人们开始珍惜并欣赏晚秋的晴朗天气。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困难与挑战中寻找希望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生命状态以及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霁云庙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

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

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

殿壁犹绘睢阳城,张许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

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

形式: 古风

五华谒武候祠

回环金碧气萧森,古柏祠堂贮夕阴。

北伐不遗恢汉力,南征先见渡泸心。

风清故垒蔓菁绿,雨过秋江瘴雾沉。

此日星回犹有节,英灵何处暮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友谈诗

天机本活泼,口头参死活。

彭泽善忘言,常使其意豁。

劝君休苦吟,语言总轇轕。

会到悦心时,天空海自阔。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赠木西僧

紫氎架裟四十年,山林尘市各随缘。

酒倾竹叶供花醉,榻倚松云傍鹤眠。

早觑菩提非是树,从来老佛不参禅。

呼卢又逐春城去,开遍碧桃犹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