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

天阔黄云望眼遥,凄凄陇亩飒风飙。

炎州四月皆萧爽,乐岁千家未寂寥。

庖爨炊香烟渺渺,硙床传响雪飘飘。

不须为作清商调,自有尧民击壤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麦收季节的景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天阔黄云望眼遥”以广阔的天空和远处的黄云起笔,营造出辽远开阔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宏大的自然画卷之中。接着,“凄凄陇亩飒风飙”一句,通过“凄凄”二字,赋予田野以情感色彩,同时“飒风飙”则生动地描绘了麦田中微风吹拂的动态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炎州四月皆萧爽”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炎热的四月与“萧爽”相对比,既突出了季节的特点,又暗示了即将迎来的收获之喜。接下来,“乐岁千家未寂寥”进一步渲染了丰收的喜悦,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使得原本可能因季节变换而显得有些沉寂的乡村生活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庖爨炊香烟渺渺,硙床传响雪飘飘”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麦收后的场景。炊烟袅袅升起,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与满足;而硙床(石磨)的声响,则是麦粒被加工成面粉的生动写照,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里的“雪飘飘”不仅指实际的雪花,更暗喻了丰收的喜悦如同雪花般洁白无瑕,给人们带来了内心的纯净与满足。

最后,“不须为作清商调,自有尧民击壤谣”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状态的赞美。这里引用了《孟子》中的典故,即古代百姓在田间劳作之余,击壤自娱,反映出人民生活的安逸与幸福。诗人认为,无需刻意创作音乐来表达这种喜悦,因为百姓的欢声笑语本身就是最美的乐章,体现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麦收季节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美好和谐,以及对丰收与幸福生活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791)

郑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迎诏

百万王师付总戎,翩翩丹诏紫泥封。

边庭号令雷霆震,寰宇恩波雨露浓。

日近中天翔彩凤,春深巨海奋苍龙。

江南宰相如周召,玉带金鱼觐九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晚眺

海国逍遥俗累抛,夕阳楼上俯南郊。

天低平野星辰动,日落深山紫翠交。

公子罢筵呼去骑,前军列寨急征铙。

一声杜宇归来远,明月光寒屋上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送岱山书院陆山长

盛时文治似唐尧,庠序煌煌碧海遥。

藩省故人多荐列,瀛洲仙子共招邀。

沙田如草秋无雨,咸地浮花夜上潮。

讲道从容云榻静,闲将风物寄清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吴侍御福建分台

圣皇有命建分台,横榻今归济世才。

天近九重明日月,地连十道震风雷。

边疆警急金戈动,江海催程锦缆开。

社稷功勋终有待,南州正喜使旌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