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四日往云际院田间雨足喜而赋之二首(其二)

去年今日政迎神,祷雨朝朝祷得晴。

今岁神祠免煎炒,更饶箫鼓赛秋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六月初四日往云际院田间雨足喜而赋之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农业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首句“去年今日政迎神”,描绘了去年同一时间,人们在迎接神灵祈求雨水的情景。这里的“迎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希望通过祭祀活动获得神灵的保佑,以期得到丰沛的雨水,确保农作物的生长。

接着,“祷雨朝朝祷得晴”进一步描述了去年祈雨的频繁与最终如愿以偿的情景。连续的祈祷终于换来了晴朗的天气,这不仅象征着神灵的恩赐,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转至下两句,“今岁神祠免煎炒,更饶箫鼓赛秋成”。诗人将视角转向今年,指出今年无需再为炎热的天气担忧,因为神祠的庇护使得人们免于煎熬。同时,诗人还提到在庆祝秋收时,增加了箫鼓的演奏,这不仅是对神灵的感激,也是对丰收的欢庆。通过“更饶”二字,诗人强调了今年比去年更加丰收,表达了对当前美好景象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从去年的祈雨到今年的丰收,从对自然的敬畏到对神灵的感激,再到对生活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深刻的理解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其四)

步绕梅花遍一园,得花妙处忽欣然。

元来别有看花眼,笑向山庄死不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闻元方辞典教之职为省府所留遂用前韵以慰其怀归之念安其传道解惑之心也(其一)

济济群材乐育中,先生何待蜀文翁。

铜台声闻鸣皋鹤,泮水去留遵渚鸿。

照座青藜听夜雨,绕坛红杏咏春风。

化行俗美师儒力,看与苏湖两郡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元方辞典教之职为省府所留遂用前韵以慰其怀归之念安其传道解惑之心也(其二)

盛名久列广文中,人比先生节孝翁。

种竹昔留亭上凤,采芹今对水边鸿。

升堂化沛诸生雨,为国文兴一代风。

他日铜台推教养,不知来者几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方次韵见答复用韵酬之

先生家在画图中,修竹幽亭一醉翁。

舍后伾山翔白鹤,门前淇水落苍鸿。

散人名号龟蒙趣,高士衣冠孺子风。

更有东崖出尘表,云朝烟暮太行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