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游三首(其一)

骀荡融和二月天,邀朋同是饮中仙。

试将拄杖踏芳草,更看兰舟航野川。

酒兴偿花聊复一,诗篇贾勇或相千。

何妨日日寻春去,醉把赓酬授简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春风和煦的二月天,我们都是饮酒的神仙。
手握拐杖漫步芳草间,再欣赏兰舟在野外河川上航行。
借酒浇花,暂且一醉,诗篇激昂,或许能相互酬唱。
不妨每日追寻春色,醉中吟诗,传递着欢愉与敬意。

注释

骀荡:形容春风吹拂,温暖舒适。
融和:和煦,温暖宜人。
饮中仙:指善于饮酒的人,有如神仙般享受。
拄杖:手杖,用于支撑行走。
芳草:青草,形容春天的景色。
兰舟:装饰有兰花的船,常指小舟。
偿花:以酒浇花,比喻借酒助兴。
聊复一:姑且一试,暂时如此。
贾勇:鼓起勇气,奋力。
赓酬:相互唱和,酬答诗文。
简传:简札传递,古代常用竹简记录文字。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和春游三首(其一)》描绘了春天的宜人景色和诗人与朋友一同畅游的欢乐情景。首句"骀荡融和二月天"形象地写出早春时节温暖和煦的气候,"邀朋同是饮中仙"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以酒为乐,享受生活的逍遥态度。接下来的"试将拄杖踏芳草"和"更看兰舟航野川",通过杖藜漫步草地和乘舟游历江河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春游的热爱。

"酒兴偿花聊复一,诗篇贾勇或相千"两句,写诗人借酒助兴,赏花赋诗,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趣,又流露出豪放不羁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提出"何妨日日寻春去,醉把赓酬授简传",表达出对春游的向往和与朋友间诗歌唱和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在春天里的闲适与诗意情怀。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和春睡

持底赏春晴,清眠自爽魂。

据梧销白日,高枕未黄昏。

蝴蝶飞何乐,华胥梦可温。

周公应不远,心事得深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家字韵呈同社诸公

平生四海鲁东家,貌敬谁能礼有加。

试问离歌谈狗曲,何如艳曲唱山茶。

广平似铁诗犹好,河内闻箴喜更誇。

惟有谪仙堪痛饮,世间佳处乐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益阳赵宰六首(其六)

胸中涵万象,江上漫怡情。

突兀飞华屋,依微出化城。

所欣逢岁有,此意乐时平。

登览多新句,何须马槊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益阳赵宰六首(其五)

底事及幽冥,仁人恻隐情。

怜渠犹旅骴,为尔返乡城。

泚颡人应化,分香讼亦平。

存亡俱惠泽,高义与云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