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舟泊

片云留。片云流。水远山长客子愁。如何是尽头。

一孤洲。一孤舟。憔悴天涯黑敝裘。相思玳瑁楼。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鉴赏

这首《长相思·舟泊》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舟泊江面、云水交融的凄美画面,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片云留。片云流。”以动态的云彩起笔,既描绘了云的形态,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云的“留”与“流”,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常和漂泊的无奈。接下来,“水远山长客子愁。”一句,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到大地,水天相连,山峦绵延,这一切都成为了游子心中愁绪的背景。这里的“客子愁”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远离家乡,面对广阔的世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忧伤。

“如何是尽头。”这一问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归途的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一个可以停泊心灵的港湾,成为了游子最深切的愿望。紧接着,“一孤洲。一孤舟。”描绘出一幅更加孤独的画面,孤舟独泊于荒凉的孤洲之上,与四周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游子的孤独感。

“憔悴天涯黑敝裘。”一句,通过外貌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疲惫的情感。天涯路远,衣衫破旧,形象地展现了游子在外奔波的艰辛与不易。最后,“相思玳瑁楼。”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深深思念。玳瑁楼,可能是指家中温暖的居所,或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眼前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游子的境遇感到同情与共鸣。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望梅花.过鹦鹉洲

芳草萋萋如画。唤起祢生閒话。死向风波曾不怕。

长裤请君穿罢。除是阿瞒还值骂。黄祖不堪君诧。

形式: 词牌: 望梅花

调笑令.赋张巡妾

记取。和君语。自读睢阳闻笛句。纵馀黄土无归处。

莫洒双双红箸。愿日后携侬巾帼,二十四城传去。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醉太平.寿玉虬叔三十叔别号云痴

苏仙李仙。张颠米颠。其诗其字之间。许云痴并肩。

书帘茗烟。琴弦画笺。年年长向花前。著金貂醉眠。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感恩多.鸿信

昨夜传鸿信。雨后花扶病。兼传病有因。为郎颦。

忒觉情多,真假转难分。转难分。

便是空言,忍猜他未真。

形式: 词牌: 感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