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南境仍用笠人韵

蔚蓝平远画图如,才是江南到眼初。

州界兖徐曾缚虎,地兼山泽应多鱼。

晚粳香稻堪供客,野鸟林花笑识予。

谁料情怀似中酒,归田二顷愿还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首句“蔚蓝平远画图如”,以“蔚蓝”形容天空的广阔与深邃,与“平远”相呼应,展现出一幅辽阔而深远的画面,如同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接着,“才是江南到眼初”一句,点明了诗人初次踏入江南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图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州界兖徐曾缚虎,地兼山泽应多鱼”两句,不仅描绘了江南地区的地理特征——既有山林又有湖泊,还蕴含着历史的痕迹,暗示了这里曾经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这种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为江南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晚粳香稻堪供客,野鸟林花笑识予”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江南的田园生活之美。晚粳香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也成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野鸟与林花似乎都对诗人报以微笑,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谁料情怀似中酒,归田二顷愿还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愿望。面对如此美丽的江南景色,诗人仿佛饮下了一杯醇厚的美酒,心灵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渴望能够在此归隐,拥有两顷田地,过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这不仅是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

杜玉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梅和天钧和尚原韵

相期已是违残腊,雨雪蹉跎又半春。

自别清癯池上影,每怀淡远月中神。

迢迢驿路诗难觅,渺渺罗浮梦那真。

晨夕巡檐频索笑,却教妒煞住山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修惠山五里街补种桃柳千株

重修山下旧时溪,桃柳千株补种齐。

寄语游人莫攀折,好留浓荫罩长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秋日西定桥闲眺

山色一溪浮,长桥古渡头。

寺传贝叶树,岸系钓鱼舟。

红叶斜阳乱,白蘋曲水流。

逍遥疑世外,何必说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偕友游石浪庵

路转峰腰断,庵依锡麓根。

石随山势曲,浪卷月华吞。

仰见凌云塔,深藏修竹门。

同来二三子,相与共开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