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谹父答郑丈

郑圃潜仙客,陈留继阮生。

抡才俱道用,昌誉得诗鸣。

未解侯三接,先歌玉六成。

篇篇多瘦骼,疑似带铜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洋的作品,名为《和谌父答郑丈》。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赞美郑圃先生的才华与诗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陈留阮生的继承与发扬之意。

"郑圃潜仙客,陈留继阮生。"

这两句描绘出了郑圃如同隐居的仙人,而陈留则是阮籍学派的传人。这里展现了两位文学家各自的才华和对文学的贡献。

"抡才俱道用,昌誉得诗鸣。"

这两句强调的是他们不仅有才能,而且这些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并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诗名远扬。

"未解侯三接,先歌玉六成。"

这里可能是指郑圃在文学上的成就比侯霸之的“三接”还要早,且其诗作已臻至“玉六成”的境界,即达到了一种高洁、完美的艺术状态。

"篇篇多瘦骼,疑似带铜声。"

这两句则形容郑圃的诗作,每一篇都如同精悍有力的瘦骼,而又仿佛能听见其中流淌着铜器般坚定清脆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前辈文学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同行之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情感。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谹父携家南坡期以招客

日日寻春春未休,高情可是惬风流。

诗如濯锦江波色,身在浣花流水头。

行想袿裳分襞积,晚因鱼鸟得迟留。

草堂费尽无人寄,怅望前溪独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黄朝请(其一)

谋身学业愧渊云,急退还惭谷口真。

可是有生同冗长,真成无补费精神。

抽簪早觉宏图远,侧席时闻妙语新。

共道徵君似颜子,升堂今日见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黄朝请(其二)

极目关山不断云,岭梅开处若为真。

沈迷簿领政无术,展拓诗章笔有神。

夜市鬻茶如访旧,晓妆吹颊自争新。

长溪西畔烟霞远,闻有风光属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其二)

谁将兔消长,用卜月阴晴。

三穴由来暗,中天本自明。

金盆如未满,玉斝为谁倾。

处处随人去,长空不送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