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清坐有怀(其二)

学道未忘名,欲跨扬州鹤。

渊明赋归来,颇恨未恢廓。

平生刚褊性,敢避穷兽搏。

君诗如清琴,平淡犹贺若。

泠然山水音,妙响振林壑。

宁为太史走,岂事桓温幕。

乐哉吴望游,微凉生殿阁。

况兹积雨后,枕簟谢焚灼。

未能去三彭,便可休六凿。

跌宕文字间,诗酒自相酢。

气凌李杜豪,力振曹刘弱。

偏师攻长城,稍稍出方略。

山川助离骚,景象如宿约。

阴风起虚籁,暮霭昏城郭。

菡萏泛金塘,筼筜陨银箨。

卧看晓参横,坐待残月落。

不愁衣典尽,尊空莫起酌。

明朝醉复醒,生忧押垂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县斋清坐有怀》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县斋中的清静生活与内心情感。

首句“学道未忘名,欲跨扬州鹤”透露出诗人追求道义而不失名利之心,渴望像仙鹤般自由飞翔于扬州的广阔天地,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渊明赋归来,颇恨未恢廓”引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更开阔地实现理想的遗憾。

“平生刚褊性,敢避穷兽搏”则展示了诗人性格中的刚直与坚韧,即使面对困境也不退缩,敢于与困难斗争。

接下来的几句“君诗如清琴,平淡犹贺若。泠然山水音,妙响振林壑”赞美友人的诗歌如同清雅的琴声,虽平淡却蕴含深意,仿佛山间流水,悠扬回荡在山谷之中,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宁为太史走,岂事桓温幕”表达了诗人宁愿像太史一般四处奔波记录历史,也不愿成为权贵的附庸,体现了其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乐哉吴望游,微凉生殿阁”描绘了诗人畅游吴地,享受清凉之感,殿阁中弥漫着宁静与舒适的气息。

“况兹积雨后,枕簟谢焚灼”进一步描述了雨后的清凉,以及在清凉中休息的惬意,与之前炎热的夏日形成对比。

“未能去三彭,便可休六凿”借用古代医学术语,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疾病,保持身心健康的心愿。

“跌宕文字间,诗酒自相酢”展现了诗人在文字与美酒之间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充满了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气凌李杜豪,力振曹刘弱”赞扬诗人的才华横溢,能够超越唐代的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甚至能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相提并论。

“偏师攻长城,稍稍出方略”比喻诗人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策略。

“山川助离骚,景象如宿约”提到山川之美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如同屈原的《离骚》一样,景象与情感紧密相连,预示着未来的创作会有更深的积淀。

“阴风起虚籁,暮霭昏城郭”描绘了一幅阴冷、朦胧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

“菡萏泛金塘,筼筜陨银箨”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荷花在金色的池塘中绽放,竹子的叶子在秋风中飘落,展现出季节变换的美丽。

“卧看晓参横,坐待残月落”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躺在床上,看着星辰渐渐消失,等待月亮落下的情景,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不愁衣典尽,尊空莫起酌”表达了诗人即使衣物破旧,酒杯空空,也无惧无恼,体现了豁达的生活态度。

最后,“明朝醉复醒,生忧押垂脚”暗示诗人虽然有时会因生活琐事而忧虑,但第二天醒来又能重新振作,继续面对生活,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雪中过盘石山寄刘季山

离家六十日,晴岚逐征鞍。

已嫌狐裘重,渐喜絺縠单。

朅来古清湘,狂风捲涛澜。

小市人寂寂,夜深雪漫漫。

谁知桂岭北,风雪如长安。

明朝过盘石,仰见苍苍山。

上有千尺松,下有百丈滩。

刘子方避谤,结茅寓其间。

却扫谢友朋,儿女俱团圞。

南行敢踌躇,履险如惊湍。

我心本无虑,莫作拘囚看。

肯学老钟仪,楚奏声嘶酸。

形式: 古风

伊洛节上人寓浯溪中宫寺作溪月亭诸人咸赋诗辄留鄙句

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

此月有亏盈,我心本澄寂。

合眼听溪声,开眼见溪色。

声色两不留,我心何处觅。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

形式: 古风

次韵子忱游东山古风

休沐不暇懒,趁此郊原晴。

驾言出东门,蹀躞马在坰。

江山恣游眺,颇惬幽人情。

同行有胜侣,豪气如陈登。

妙语倾锦囊,璀璨珠玑盈。

暂释簿领劳,顿觉心迹清。

人生一世中,转徙如邮亭。

爱君绝尘姿,坦坦心地平。

当年功名念,晚节师渊明。

出处岂有心,敢论亏与成。

吾衰百念冷,端如在家僧。

东山本非山,名字空峥嵘。

不见古松色,讵闻山鸟声。

演师独面壁,燕坐朝黄庭。

骨冷唤不回,蚌珠秘龛灯。

形式: 古风

次韵元裕同游东山佳什东坡所谓爱此小天竺即其地也

东坡谪蛮荒,梦想两天竺。

哦诗寄东山,妙响振林麓。

作祠卫公旁,一杯奠椒浆。

相望柳柳州,追配韩潮阳。

怀人空陨涕,亭榭今荒墟。

溪山不改色,松声契真如。

嗟余麋鹿姿,惯逐渔樵伴。

平生铁石肠,那复置冰炭。

寻山得佳侣,聊遂幽人意。

登临有遐瞩,俯仰观此世。

君为丞相孙,仕作渊明清。

一枰可消忧,五字堪析酲。

人生各有役,诗棋岂妨道。

闭户朝黄庭,习气终一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