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奣岩

石室何时霹雳开,曾听绣斧凯歌回。

谁知二百馀年后,复有旌旗笳鼓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石室何时被雷电劈开,曾经听过绣斧凯旋的歌声归来。
谁能想到两百多年后,又有旗帜和胡笳鼓声再次响起。

注释

石室:隐藏的石屋或密室。
霹雳:雷电。
绣斧:古代的一种装饰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或胜利。
凯歌:胜利的歌曲。
谁知:谁能料到。
二百馀年:二百多年。
复:又。
旌旗:旗帜,代表军队或仪式。
笳鼓:胡笳和鼓,古代的军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山景,并融入了历史的回音和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开篇"石室何时霹雳开",设想着一处幽深的石室在雷声中突然展现其壮观之景象,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摹,也蕴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震撼。紧接着"曾听绣斧凯歌回",诗人似乎回忆起过去某个胜利时刻的欢庆场面,那些精美的斧凿声中夹带着凯旋之军的歌谣,这里透露出一份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

然而,下一句"谁知二百馀年后,复有旌旗笳鼓来"却跳跃出了时间的界限,从历史的深处穿越至未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惊叹和对未来的期待,仿佛预见到了两百多年之后,这个地方还会再次响起军事行动中旌旗招展、笳鼓齐鸣的声音。这不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交织在一起,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预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何扬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范宽临流独坐图

茅堂结构背江干,日日爱看江上山。

箕踞盘陀吟未稳,不知身在画图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元旦

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乾。

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

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留题灵岩

天下名蓝称四绝,灵岩雄与岱山连。

古渊堂上凭栏处,似在栖岩太华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句(其一)

鲁望隐时曾为钓,季鹰归日已成名。

形式: 押[庚]韵